醫學專家硏究發現,上午九點至十點是高血壓病人發病高峰時刻。經過長期觀察分析,終於揭發根源:原來這和飮水有關。
水是維持人體一切生理活動、進行新陳代謝、輸送養料、消化吸收、排除廢物等必要的物質。因此水在人體內是一種良好的溶劑,它能使很多物質溶於水,並加速化學反應而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、吸收。水的本身還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,每種活細胞、每種活組織內部都有水的成份。
醫學專家指出,健康的人每天需補充水3至4升。大多數人夜間很少飮水,而人體新陳代謝並未停止,水分從呼吸道、皮膚、大小便等不同渠道大量散失,使體內水分減少,導致血液濃縮,影響血液循環,使人發生頭暈、眼花、心悸。特別是患有高血壓、腦血管硬化的老年人,飮水過少,會促使血液黏度增加,容易形成腦血栓。這種現象在上午九點至十點左右尤為顯著。因為這類病人的動脈多半已經發生粥樣硬化,血管狹窄,易使病人出現肢體麻木、乏力,甚至偏癱。
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清晨補充水分,降低血液黏稠度,有利於防止高血壓患者頭暈、眼花、心悸、肢體麻木、乏力,甚至偏癱等情況的發生。此外,高血壓患者在平時也應該多飮清水。
撰 文:孫傳喜
資料來源:澳門日報
週一, 17 五月 2010 00:00
作者為
editor
早晨補水防高血壓
已閱讀 4797 次
發佈在
健康貼士

-
養生好物牛蒡
2020-01-30 16:27:28
-
夏天多吃鰻魚有益
2021-05-20 16:06:23
-
月經不正常與生活方式有關
2011-09-05 04:03:26
-
手足冰冷食療
2010-03-09 16:00:00
-
預防低溫症
2011-12-21 22:58:00
-
BB唔爬?怕唔怕呀?
2012-06-09 22:46:38
-
好花獻給你(迷迭香篇)
2012-01-20 00:09:30
-
頭髮洗太勤更易出油?
2013-03-23 23:10:27
-
冬季癢
2010-02-23 16:00:00